◇楊友仁
農歷十月天氣寒,山鄉處處熱騰騰。家家戶戶殺年豬,傳承風俗辦酒席。廣請親朋來相聚,打堆交談增友誼。主人家里不得閑,煮飯做菜忙不停。想盡千方和百計,各自盡顯好廚藝。八盤九碗準備好,邀請客人坐上席。你哥子來我兄弟,劃拳喝酒好熱烈。紅燒肉配血旺湯,個個都在喊“安逸”。一場歡喜“刨豬宴”,鄉鄰醉在酒香里……
——選自《武隆民謠》
鄉村傳承的千年習俗
在巍巍武陵山的崇山峻嶺中,在奔騰的烏江、芙蓉江兩岸,在白馬山、仙女山、桐梓山和彈子山一帶的武隆山區,千百年來民間流傳著許許多多的民風民俗,其中年末農村殺年豬辦酒席,主人家廣請親朋好友相聚一天半天,高高興興鬧鬧熱熱吃頓豐富多彩的“刨湯宴(嘎)”至今仍在各個山村盛行,并成為武隆民俗文化一張重要的名片。
農歷過了“小雪”季節之后,武隆山區的氣溫就一日比一日下降,猛烈的北風終日呼嘯,寒流不斷洶涌滾動,天空從早到晚陰云密布昏暗低垂,海拔較高的地方不時飄飛起紛紛揚揚的雪花,一夜之間就把山山嶺嶺變成銀妝素裹的冰雪世界。
這個時候,處在雪鄉里的農家豬圈中,那些經過一年精心飼養的一頭頭肥豬,早就長得膘肥肉滿。主人家看到肥豬那個模樣,就開始考慮將它們宰殺后用來過年的問題。好生選擇一個比較合適的時間宰殺年豬,按照傳承的鄉風民俗,借此機會整個“刨豬宴”,通過電話、手機、發短信、帶口信等方式邀請左右鄰居、親朋好友、三親六戚鬧鬧熱熱打個堆好好地聚一聚,暢暢快快喝一頓酒,好好生生地吃頓刨湯嘎(肉)。
因為在人世間,哪家哪戶哪個人都有個左鄰右舍和一些親朋好友,大家要相處要交往要辦事,都需要鄰里親朋有個照應,相幫相助。一年中各自有各自的事,有的在農村忙于生產,有的忙于在外務工經商,有的在機關企業忙于工作,總是你在忙他也不空閑,于是就想利用這個冬閑殺過年豬的時候請大家來相聚相聚。大戶人家要請多一些的近友遠親,同時歡迎親戚的親戚、朋友的朋友來光臨,氣場自然大客人肯定多。小戶人家也不甘落后,把坡臨坎下左鄰右舍,三親六戚請來喝酒吃飯。如今生活好了,大家都不心痛也不嫌麻煩,爭著搶著要辦好這個刨豬宴席,盡顯山里農家人純樸大方、熱情好客的本性。如果有些人家殺了豬,狗里狗氣的舍不得辦個酒,不請客,是會被鄉鄰瞧不起的,人們嘴上不說心里都曉得。
以前下鄉時曾聽人說過,他們村里就有一兩家人就做得出來,每年殺了豬舍不得辦個席請些客,于是就逐漸被鄉親們冷落和疏遠起來。到了他們來年春天播種、栽秧、秋后收割莊稼,或者修房造屋及平時有急事需要人手前來幫忙相助的時候,少有親鄰朋友站攏來解難救急,吃了不少啞巴虧,最后才幡然醒悟,尊崇鄉風鄉俗大方了熱情了,又才改善了鄰里關系,走近了親朋好友。
增進親朋好友的情誼
凡是要殺豬辦“酒席”的家庭,戶主會提前十天半個月開個家庭會作出精心商量。首先是確定殺豬辦宴席的時間和規模,二是準備些什么酒席所需的蔬菜物品,三是定下請哪些挨鄰團轉的、城里的鄉鎮的親戚朋友。有些有實力又特別喜歡熱鬧的人家,同時還要與村里或村外的民間吹打班子聯系,邀請他們準時到家里來吹打一天半天,熱鬧熱鬧辦“刨豬宴”的場合。
決定了辦刨豬宴的時間后,主人就開始請客,這殺豬請客看似是一件平常事,可不少人家重視得很。算了又算,想了又想,坡臨坎下左鄰右舍,一個院子的鄰居先行打招呼,遠遠近近的三親六戚要通知到人,就連村里小學校的老師、幫自已看過病的鄉間醫生、鄉鎮供水站的員工、電器商行的伙計、經常打交道的城里鄉鎮熟人,平日為自已家里辦過事的人都得考慮周到,翻出他們的手機號碼,一個一個通知落實。大家認為,酒席辦的是大席,多一個人只多一雙碗筷而已,最好一個不漏為好。
到了辦席那天,主人家會早早地起來,在堂房、街檐或地壩生起干樹疙篼、青杠柴的大火堆,有的人家還要準備三五個火盆和電火爐作為客人天寒取暖之用。然后泡上一桶熱騰騰的老鷹茶,擺上一些瓜子花生糖果香煙等著客人進屋。
萬事俱備之后,要殺豬的人家就等著辦酒的那一天了。一大早,村里村外的三親六戚、鄉鄰友好就會邀邀約約來到主人家里。
村里幫忙的人基本到齊之后,便由主人指定的宴席總管來發號施令,具體安排哪些人幫著殺豬匠殺豬,哪些人進灶房下廚按主人定下的菜單蒸飯做菜,哪一撥人負責擺設酒席或傳菜收碗,哪些人負責添柴加炭生火,哪些人負責接待遠方而來的高朋貴客……一個蘿卜一個坑,一項一項進行落實,然后幫忙的人就各就各位進入自己的崗位,嘻嘻哈哈撈衣扎袖地行動起來。
等到近處的親戚、遠處的朋友、鎮上和縣城的熟人坐車陸陸續續趕到之后,大家會“你哥子”“我兄弟”親親熱熱地招呼握手,然后圍著擠坐在一堆堆、一盆盆熊熊燃燒的火爐邊,大人喝荼的喝茶,抽煙的抽煙,小孩剝著瓜子、花生,吃著糖果,有的與主人家親熱地寒暄,有的天南海北地吹起家常。
那些在一年之中少有見面和走動的親戚,或因某些誤會產生了一些過節的朋友,都趁著這個機會聯絡感情增進情誼。俗話說“打破腦殼相得攏”,在當著面解釋交心消除誤會之后言歸于好,又重新搭上關系,認起朋友,或在手機上建個短信或加進自已的朋友圈。
其它的客人,有的圍在一起開些玩笑,吹一些社會上流傳的黃段子,有的在擺起陳古八十年的龍門陣和傳說故事。不少“牌”癮、“麻”癮十足的人,不管男女老少就相互邀約一起,爭著搶著坐到主人備好的牌桌上,鬧鬧嚷嚷地斗的斗地主、打的打麻將,玩的玩長牌,高高興興地等著“刨豬宴”酒席的開張。
分享殺豬過程的歡樂
這段時間,鄉村里的殺豬匠們個個是“俏貨”,他們成了山村里最忙碌最辛苦最受尊崇的人。一個個從早到晚滿身裹著厚厚的油膩,成天背著個裝了殺豬工具的竹背簍,提著長長冰冷的鐵制“通桿”在風雪泥濘中奔跑,東家出西家進地忙個不停。有的殺豬匠幾天幾夜連續操勞,整得個酢眉爛眼,呵欠連天的?;蛞驓⒇i后要吹后蹄吹得嘴巴皮都翻腫啦。若是有天早晨想睡個懶覺都不成,一些熟哥們、壇子客、表兄嫂會在睡夢中或打電話催促或到家揪起耳朵把他們生拉活扯地拽起來。
如今,不少地方殺豬過程比較簡化了,全沒有按照老傳統的舊辦法進行,豬被殺死后就直接抬進開水鍋里翻幾轉燙一陣便開始刨豬毛,許多老年人十分留戀原來殺豬的過程,覺得很過“癮”,年輕人也要想看傳統宰殺的精彩表演,開開心心地好好享受殺豬匠用舊辦法宰殺肥豬的一通歡樂。
在大家的熱切期盼之中,殺豬匠大多會按時到來。待他坐下稍一會喝了茶抽支煙,到火盆邊烘烘手暖暖身子休息后,便立即進入自已的角色。
鄉間的一些殺豬匠性格比較開朗活躍,既能說又會道,大都被鄉親們稱為“醒殼”“異人”。他們每到一戶人家,為了討得主人的喜歡,常常會賣弄自已的才干,進行一些逗樂搞笑的表演。當他們走進主人的院子后,先會站在院門口,向迎接他的主人說幾句十分吉利的四言八句,諸如“今天走進你家門,滿屋紅光瑞氣升,福祿壽喜都占齊,明年更有好運氣”“雪兆豐年好光景,辦個春酒(他把刨豬酒宴取名“辦春酒”)迎春歸,恭喜財福雙雙至,幸福美滿喜盈門”等等,說完才放下背簍,坐下休息。
等一切準備就緒了,他就按照大家的要求辦事,迅速地卷起衣袖,招呼幫忙的鄉親,去打開豬圈門,喊起“張三李四王麻子,大起膽子要雄起,手腳庥利搞快點,拉它過去壓倒起”的言子,自己則親自進去緊緊抓住豬耳朵把肥豬拖拉出來,再在眾人助力下,將其生拉活扯地按在寬大的殺豬板凳上。此時,有的殺豬匠還要有意露一手或者賣個關子,不急于馬上就下手宰殺,他會悠然地仰天抬頭,搖頭晃惱地對著肥豬,念上一段充滿無限慈悲憐惜的咒語:“豬大哥、豬大王,你莫要吼來,莫要嚎,讓你脫去皮大衣,再換一件大紫袍,高高興興上西天,享受富貴和榮華……今日送你一魂去,半天云上二魂銷,明年等到這時候,又是一個豬大王--”等他深情地念唱一段后,才突然高舉起明晃晃的殺豬刀,驚天動地地“嗨”地吼出震耳欲聾的一聲,迅速地將刀子狠狠地捅進肥豬的咽喉里。
等豬死后,再經過殺豬匠和幫忙鄉親一陣冷手涼腳地勞動,直到肥豬送進炕灶燙豬毛,剔完全身掛上木架,破開邊清理內臟,大卸八大坨,切割而成若干肉塊后才算基本“幺臺”。主人家的主婦早就等候一旁,忙不迭地選好做菜的肉塊和肚內雜物,匆匆地提進廚房,趕忙著去加工做菜。
品嘗主人家的好廚藝
廚房里迅速緊張地忙碌起來。
主人家是廚房的總指揮,首先是訂出宴席的菜單,再安排紅白兩案的廚師一樣一樣做好飯菜。在許多山村,別看是一次刨豬宴,其時是一些家庭主婦們廚藝競技的好機會好平臺,因為鄰里之間都要辦這樣的酒席,大家吃了東家吃西家,總會對主人的飯菜評價一番,如果受到人們夸獎,主人家感到驕傲和榮光。
“刨豬宴”酒席的主要原料是豬身上的心、肝、血、肉,因此就得在它們之間做好加工各種菜品的文章,紅燒肉、回鍋肉、燒白、粉蒸肉、炒豬肝肯定是主菜,排骨煨粉條、大骨燉白蘿卜,青菜煮血旺自然不可少。因為誰都想自家的宴席辦得好又有特色,菜品花樣必然要豐富一些,色香味能受到客人夸贊,不說八盤九碗都是佳品,起碼要讓大家記住其中幾樣有特色的菜肴便很不錯了。
隨著宴席總管“開席啦”一聲長長的吆喝,擺在院中四處的宴席開始了。親戚們朋友們紛紛離開火爐、離開牌桌依次圍坐上桌去。按照鄉間的古老習俗,上年紀的長輩老者和尊敬的親朋好友,一般會被安排在堂屋或客廳里落坐,其余鄉親可隨便自由地入席。這時的主人家重點是要陪好殺豬匠,宴席總管則負責招呼吹打班子,婆娘媳婦們各自管好帶來的娃,一些喝酒的更是忙著呼兄喊弟,好讓大家氣味相投地相聚在幾張桌席擺開“酒陣”。
主人家等客人們坐齊之后,一般都先要講幾句客氣的“開場白”,表明表明自已的熱情和好客之意。能言會道的多說一陣,不會講的則話少言短,主要是感謝老天爺送來的好年辰好運氣,再謝一年來四鄰和親朋好友的關心幫助,今天能請來親朋好友相聚,是大家給的面子,因此一定請大家盡興地吃好喝好。主人講完之后,所有赴宴的人們聞著菜香酒香早就垂涎欲滴,瞬間便進入忘我的境地。殺豬匠今天是當之無愧的功臣,一上席就遭到一波又一波的圍攻“敬酒”,菜沒吃到幾口,肚兒里頭早就裝滿了貓尿酒水,要不是馬上要走下一家,人們不整他個稀泥爛醉是不會收手的。
那些喝酒的親友賓朋席上是最熱鬧的地方,大家都高聲地你敬我,我勸你,為了讓對方吞一口喝半杯,不惜使出自己的渾身解數。在觥籌交錯中盡享尋歡之樂,不整醉幾個難于鳴鑼收兵。一些好事的“壇子客”都把這刨湯嘎“酒席”,當作逗貓惹草的陣地,趁舅子老表干妹夫子不注意時舀來個“帽兒頭”,或在飯下塞進幾塊肥大的回鍋肉粉蒸肉……
席間,主人會再次向殺豬匠師傅、席桌上的長輩老者和親戚朋友一一敬酒,表達自已的熱情好客,大家也會向主人致以深切的謝意。
大家一邊談笑風生吃著熱氣騰騰、香氣撲鼻、新鮮養眼的菜肴,一邊親親熱熱地談鄉俗、論事道、議來歲、述友誼、講親情,共同寄望明年春天早點到來,期盼著來年繼續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和人壽年豐的美好遐想。